這里所說的“共享停車場”,當然不是指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停車場,諸如共享單車、共享雨傘之類;而是指為了充分利用停車場系統閑置資源,不同用地性質的建筑物所配建的停車場,利用時間上互補,使兩類汽車錯開時段停車。說白了,就是將政府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停車場錯時對外開放,讓周邊居民在晚間及節假日可以前往停車。為了緩解城區停車難題,從今年初開始,江蘇常州溧陽市啟動“共享停車”模式,即讓有條件的政府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將停車場錯時開放,和周邊居民共享停車。7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溧陽市采訪獲悉,截至目前,該市已有5個機關事業單位、2個社會單位以及1所中學,作為試點單位先行對外免費開放停車場。
然而在實施初期,還是出現了一些令人遺憾的問題,比如在工作日內,有些私家車停車時間超過規定范圍,到了上班時間,仍未將車開走,給前來上班的工作人員帶來不便等等。不過話又說回來,政府部門的任何決策,都離不開市民的支持,如果市民不支持,即使是好的決策,最終也有可能施行不了,或在執行中走樣,直至“夭折”。就拿溧陽市的“共享停車”來說吧,因為“共享”的是政府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內部停車場系統,而不是城市公共停車場,所以很多方面需要得到市民的理解和配合。這就要求,市民們在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共享”便利的同時,也要充分為相關單位著想,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約束好自己的行為,莫要因自己的隨心所欲或疏忽大意而給人家的管理造成困擾,繼而影響到“共享”計劃的有序推進。以“共享停車”為倒,你晚上把私家車停到相關單位的停車場了,第二天早上卻不愿意按規定時間開走,影響人家的工作人員停車,這就不是共享停場,而是鳩占鵲巢,這怎么可以呢?
說到停車場系統資源共享,很容易聯想到曾經有不少地方推行過學校的運動場乃至圖書館對外開放,然而不是半途而廢,就是改弦易轍,鮮有堅持下來的。而要求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公共廁所對外開放,現在仍被不少地方推崇,但真正心甘情愿將內部廁所對外開放的,卻沒多少單位……一個重要因素是,對外開放后給相關單位的管理造成了困難,尤其是部分市民公德意識不強,只圖自己方便,不管別人苦衷,人為增加不少麻煩,還有一些車主,超時停車被相關單位聯系上了,卻仍不配合,不按要求前來移車,弄得人家左右為難,意見很大。人人都這么做,長此以往,相關單位恐怕會無奈地取消停車場對外開放,就像有些學校停止開放運動場,有些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停止開放公共廁所一樣。要想不出現這樣的情況,市民們就得提高自覺性,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共享停車場”。所以在共享經濟環境下,即將來臨的"共享停車場"將面臨很大的考驗